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630看书网 www.630kan.info,最快更新香郁果最新章节!

    康怡敏帮助甄教授整理房间。

    到底二十年了,床上桌子上书架上布满了灰尘,她端了一盆热水,用抹布擦了两三遍,窗明几净,被子褥子都拿到院子里搭到绳子上晒,晒好后又铺好,待收拾停当,也累的腰酸背痛,就坐到椅子上歇息,抬起头看见墙上的镜框也布满了灰尘,就站到椅子上取下来,用干净的手绢擦拭着,她凝望着丈夫的遗像眼睛酸酸的,丈夫被日本的飞机炸的身首异处,那惨不忍睹的样子她不敢看,丈夫死后她又失忆,醒来后身边没有丈夫的照片和遗物,她不知道是公爹害怕睹物伤心,把儿子的遗像和遗物都封存了起来,现在再看丈夫当年的样子,真是英俊啊,又那样的儒雅,现在好了,她可以告慰丈夫了,“你的身体发肤都被你的儿子继承了,你的风度和气质又被你的学生继承了,你的事业也后继有人,当年的小石头,如今是大教授了,他如今住进了你的书房,你的书他接着来读,你的研究他接着做,你买了这么多关于肥料方面的书籍,还有你做的几大本笔记,你是想做一个肥料专家吗?还是你知道你的身后,会有人来帮你实现你的梦想?”

    “师母,你在想什么?”甄石印睡醒了,从卧室走出来。

    康怡敏把擦净的镜框又挂到墙上说:“不要叫我师母了,我比你才大一岁。”

    甄教授说:“一日为师,终生为父,你就是比我大半岁,也还是师母,我想到老师的坟上看看。”

    康怡敏说:“这不逢年不过节的,咱就不打搅他了,天不早了,我这就做饭,吃过晚饭,咱们都去堤上凉快,顺便告诉他一声,你来了。”

    康怡敏和教授说话,看见窗户上趴着一个年轻的姑娘,水灵灵的大眼睛望着教授笑,“银凤,进来吧。”

    张银凤端着一小盆儿白蒸馍走进屋里说:“我娘刚蒸的”,热腾腾的白馒头散发着诱人的麦香味,康怡敏拿起一个递给教授,“教授,先垫垫吧。”

    教授咬一口:“好吃,真好吃。”

    康怡敏说:“银凤,帮我烧火吧,晚饭在我这吃。”

    银凤捧来麦秸生火,麦秸有点湿,半天生不着,浓烟把她呛得大声咳嗽,眼睛也熏得红红的,康怡敏过来,用一根棍子把柴火挑起来,吹了两口气,火着了,对银凤说:“你这闺女,只会当干部?连火都不会生,难怪人家男人不敢要你,你咋能嫁出去?”银凤说:“我要嫁到城里,不用生火。”康怡敏说:“人家城里年轻的小伙子都不要你。”银凤说:“那我就嫁个大叔。”甄教授听着她们的谈话,觉得很有意思,就笑着说:“这乡下的女人其实怪开放的。”

    银凤眼睛不眨地看着教授:“教授,你这样帅气,你的老婆一定很年轻很漂亮吧,啥时候带到我们乡下来让我们看看,城里的女人都多么洋气。”教授笑着摇摇头:“我没有老婆。”啊!银凤吃惊的望着教授,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,脸红了,也不再笑了,低着头烧火,康怡敏说:“银凤,你的脸咋那么红呢?”银凤说:“火烤的呗。”

    教授说:“其实,银凤姑娘不必嫁到城里,咱们乡村也可以不生火就能做饭。”康怡敏说:“不生火也能做饭,就是烧煤了,但是煤得掏钱买,咱乡下柴草多,不烧也没法处理,所以就烧柴火了,也就是生火麻烦些。”

    “也不用烧煤,就是烧气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的是煤气?我们乡下人更烧不起了,再说也不安全,听说煤气罐老肯爆炸”

    “不是煤气,是沼气”

    “上中学时,化学老师倒是讲过,你研究沼气?”

    “这是省长交给我的一个实验课题,乡村沼气利用。”

    “教授,您快讲讲”

    沼气,化学名,甲烷,顾名思义就是沼泽里产生的气体,人们经常看到,在沼泽地、污水沟或粪池里,有气泡冒出来,如果我们划着火柴,可把它点燃,这就是自然界天然发生的沼气,是有机物在隔绝空气,并在适宜的温度、PH值下,经过微生物的发酵,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。我国是个农业大国,种植业,养殖业发展的很快,产生大量的秸秆和粪便,为沼气的利用提供有利的条件,有了沼气,做饭、照明、取暖、都不成问题,而沼气液也是很好的肥料,植物的秸秆动物的粪便放到沼气池里密封发酵,还可以杀死有害病菌,生产出优质的有机肥,所以说乡村沼气利用的意义很大,它可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,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污染,能够更好地保护森林植被,减轻大气污染,推动农业发展,帮助农民增收,可以为社会提供丰富、优质的农产品。

    康怡敏说:“沼气有这么多好处?就赶紧推广呗。”

    教授说:“乡村沼气利用,我们课题组刚刚完成了理论研究,运动就开始了,研究和实验都中断了。”

    康怡敏说:“那就先在咱上下寨搞实验吧。”

    教授说:“行,先在咱这后院建一个小型的沼气池,解决做饭烧水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教授在张家大院,继续从事他的研究和实验,这条件比他在城里还好,衣食住行不用他操心,康怡敏都帮他做好了,他基本上就是饭来张口,衣来伸手,张训导留下的那些书,也都对他的研究很有帮助,这些书都是张训导在美国留学时,购买的英文原著,里面最新的科研成果,都是国内暂时还没有的,还有就是,理论的成果很快就可以付诸实践,这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就会产生一次新的飞跃,这好是双方面的,康怡敏也沉浸的幸福之中,这幸福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,教授在张家不是白吃饭,他交生活费,而且交的不少,他虽然工资不发了,但是发生活费,他每月有十八元生活费,二十九斤全国通用粮票,这是什么概念呢?上下寨算是富裕村了,每个壮劳力每天挣十个劳动日,每个劳动日值七毛钱,每月有二十元钱,就可以买一百斤粮食,二百斤蔬菜,十斤油,养活大大小小五口人,也就是说,教授交的生活费,可以让他们三个人吃饱吃好,这样看来,不是康怡敏在养教授,而是教授在帮康怡敏,康怡敏又会做饭,蒸蒸馍擀面条包饺子,这些连城里人都不能经常吃的好饭,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,擱三差五,逢年过节,还要擱上油锅炸麻糖,炸糖糕,牛肉丸子,鸡肉排骨,那香味飘过半道街,康怡敏又是爱显摆之人,只要做了好吃的,就爱给人送,先送相好李万祥,再送缝纫社的好姐妹,还有积肥队里的好朋友也跟着沾光,如果做的多了还给王三和的老娘送一点儿,再多了张银凤和她的老娘也尝尝,张银行的娘心疼儿子,总要给他剩一点儿,这么说张银行嫉恨康怡敏,还是康怡敏自己惹得祸,“这好吃的东西凭什么是康怡敏送来,而不是咱的老婆做的?再看咋老婆做的饭,就是育猪嘛?甭说没有这好食材,就是大肉鸡蛋白面都摆到那,她也不会做。”

    这吃的好,穿的也好,康怡敏会做,教授会买,那好看的布料都是从省城的百货大楼里凭票买的,做出来的衣服穿到身上效果就是不一样,教授本来人才好,又穿上好衣服,在这乡下人的眼里,就是一方神圣,教授的神圣还没有被一般人所认识,康怡敏先认识了,教授在后院鼓捣了三五天,建了一个密封的水泥大池子,说是沼气发生池,将后院的鸡粪柴草还有公爹拾回来的牲口粪,搂回来的干树叶都放进去,后院就干净多了,教授还帮她改造了厕所,装修了厨房,用一根橡皮管子从池子里通到厨房里,接到煤气灶上,真是神奇,蓝盈盈的火苗舔着锅底,做饭真快呀,教授又将废弃的氨水桶,刷成黑色的,放到房顶上,用一根橡皮管通下来,这夏天就有了热水洗澡,她做饭不用生火了,也没有浓烟把房子熏得乌黑了,教授还帮她在院子里打了一口压水井,用一根铁棒就可以把地下干净的水压出来,她也不用到半里外的井上担水了,这些在二十一世纪就是稀松平常的事情,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乡村就是伟大创举,物质变精神,就是这样的,康怡敏如今是精神爽逸,教授给他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丰裕和生活上的便利,还有精神上的愉悦和慰籍,她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一个女人的身边,有一个实靠的男人,该是多么的幸福,她望着教授的背影,恍恍惚惚就感到是丈夫明贤又复活了,教授也在心中对师母由衷的敬佩,两个人有一种心灵的默契,差不多就是同吃同住同劳动了,而张四犇儿看着儿媳妇和教授亲亲热热地样子,也动了歪心思:“这不是很好的一对吗?难道是苍天有眼,不忍心这个好女人受孤苦,把这么好个男人送到她的面前?还是儿子明贤在天有灵,把这么好个儿子送到我的面前?对,一定得撮合他们。”和张四犇一起动歪心思的还有一个人,就是张银行,只不过张四犇动歪心思是为了媳妇好,张银行动歪心思是想祸害教授,张银行就是这种见不得别人好过的人,他现在看着教授在张家过着好日子,他心里难受,他费尽心机,也没有住进张家大院,凭什么教授他一个外人,在张家大院过好日子,他真真没有想到,张家大院还有那么好的房子,房子里有那么好的物件,他以为他二十多年前祸害张家,张家早已倾家荡产了,“没想到张四犇这只老狐狸玩这一手,别的不说,光那一张花梨木的雕花顶子床就值几千块钱,买成粮食咱一家九口,十年都吃不完,还有那满满两架子中外名著,更是永远也吃不完的精神食粮。”最教他难受的是张四犇这个孤老头子,到老了竟有福了,孙子有出息,媳妇又孝顺,如今来个教授又长的像他的儿子,你看他那样,出来进去哼着小曲,乐哉乐哉的像儿子真的活过来了一样,看见自己爱理不睬的就是个外人,张银行越想越生气,他得想个法子赶走教授,怎么赶呢?“桃色事件”最有杀伤力,但是他又不能学张三存的后娘,散布流言蜚语,如果那样做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,张银行想啊想啊,他想出了好办法,他掂着点心去看望张三存的后娘,也就是骚婆娘,骚婆娘看见张银行也是眉开眼笑:“大侄子,有啥事需要婶子帮帮你。”张银行把点心塞到骚婆娘的手中:“吃吧,女婿从北京托人捎的。”骚婆娘咬一口:“哎吆,真是名不虚传,这点心可真好吃,我说银行侄子,你有福啊。”张银行说:“有啥福,不过就是找了个好姑爷,现在有一幢好事不知道婶子愿不愿做?”骚婆娘说:“啥事?”张银行说:“我那亲家,就是你的情敌,她把你的相好抢走了,你愿不愿再抢回来。”骚婆娘说:“我已经十几年都没进过张家大院了,那还提相好?”张银行说:“如果你出面给怡敏把好事撮合成了,你就还能再回张家大院。”骚婆娘说:“这康怡敏眼高,连李万祥她都不愿意嫁,听说还有洛阳火车站的站长条件也可好了,她都不走,这还有谁能进到她的眼中?”张银行说:“李万祥这土包子,那能配得上康怡敏,康怡敏眼睛盯得是城里的大教授,这苍天有眼,让她随心如意,如今她家住了个省城来的大教授,四十岁了还是童男子,人长得排场,学问又高,四犇叔看上他了,康怡敏也和他心心相印,两人同吃同住同劳动,同床了没有?咱没有证据,不能胡说,你也不能散布流言蜚语,传到我的姑爷耳朵里,不好。”骚婆娘说:“我才懒得管这闲事,三存当着干部呢?他对我说,如果我再胡说八道,他就不养我的老了。”张银行说:“谁让你胡说八道,你要做点好事,这天下好事离不了媒人,你去帮他们说媒呀,把她们撮合成了,他们高兴,对你也有好处。”骚婆娘说:“我有啥好处?”张银行说:“教授迟早回省城,康怡敏也得跟着去,她走了,你不就可以再回张家大院了,还有你的老相好,还可以和你再续前缘,二犇叔已经死了,你就光明正大的嫁进张家大院吧。”

    骚婆娘听的风就是雨,真的去给康怡敏和教授做媒,她不敢去见康怡敏,就找了张四犇儿,没想到在这件事情上,张四犇和老相好不谋而合,骚婆娘说:“这可是好事儿,怡敏守了这么多年,如今有这么好个人,长得又像你儿子,这事情要成了,教授有个家,怡敏不孤单了,你老了也有个依靠。”张四犇儿于是就和教授谈了这事情,教授也没有意见,他在心中很敬佩师母,他愿意替老师尽一份责任和义务,再说他现在也没有地方去,能在这张家大院过一种静谧安逸的日子,也不错。

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